當你在逛博物館的時候
有沒有注意到
有時會在展廳內
看到這樣的標識
圖片來源:攝圖網
大家都知道這是禁止拍照的意思
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定呢?
今天,就來了解一下
拍照對文物真的有傷害嗎?
對于博物館內禁止拍照的原因,人們最容易聯想到的解釋是為了保護文物。答案有這么簡單嗎?
事實上,正常的拍照并不會對文物造成損害,唯一可能造成直接傷害的,只有閃光燈而已。
從理論上說,幾乎所有光線都會對文物造成損傷,尤其是紫外線和紅外線,能對器物表面造成結構性的傷害,促使其老化。因此,無論什么文物,最理想的保存環境都應該絕對無光。
但咱們去博物館看展覽的時候,總不能摸黑觀賞吧。光線對博物館的展覽顯然是必不可少。因此,針對各種文物對于光線的敏感程度,文物保護部門也出臺了相關的規定,嚴格控制文物在展覽過程中所承受光照的限度。
閃光燈會對文物造成什么影響?
一般來講,常見的展品中,織物、紙張類是最容易受到光線傷害的。
據了解,黃色、茶色和紅色絲綢在光照下容易褪色,白色絲綢光老化作用最小。光照作用對黑色、紅色、茶色絲綢的絲纖維產生的破壞作用較大。
發生褪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光作用使絲纖維上的染料顆粒(或絲膠、污垢顆粒等)發生變化,閃光燈里的光元素也會引起絲綢顏色變化,造成白色絲綢變黃、染色絲綢褪色。
由此可見,至少對于絲織品、古代紙張,閃光燈的頻繁照射還是會造成一定的傷害。
織物常用有機染料增添色彩,而另一個彩色世界——繪畫,還會用到無機顏料,比如鉛白,朱砂。那么,使用無機顏料的藏品,如油畫,是否能逃過閃光燈的“追殺”呢?
遺憾的是,不能。
比如亮黃色的繪畫顏料中有一種叫做硫化鎘的成分,這種成分因其著色力強、穩定以及顏色鮮亮,廣受莫奈、梵高、畢加索等大師的歡迎。但是在可見光的作用下,硫化鎘中的硫會被逐步氧化成硫酸根,最終使顏料被完全破壞。
皮革、皮毛、羽毛也屬于光敏性文物,微小的光線變化都可能對它們造成不可逆的影響。
還有一些看上去并沒有那么脆弱的物品也禁不起閃光燈的反復折騰,比如動植物標本、骨器等,也會在光照的條件下氧化、分解。
所以,博物館里禁止拍照也是有依據的。就算現在大部分的博物館對拍照沒有要求,但有的博物館會在注意事項里注明:禁止使用閃光燈、自拍桿等。
除了以上這些原因,有時一些重要的展覽往往人滿為患,很多觀眾不過是為了拍照打卡。而拍照就會延誤游覽進度,造成人流擁擠。
其實,不管是什么原因,大多博物館禁止拍照的初衷,都是希望觀眾能夠在更好的氛圍下欣賞藝術品。尤其是在如今的很多展覽中,光線、聲音等元素都在發揮重要的作用,當觀眾拍照時,不僅會影響觀感,也會對其他參觀人員造成影響。
推薦相關
本站原創文章可轉載,但需注明來源于本站,如有違反,追究法律責任;本站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意見,不代表本站觀點,若有任何聯動責任,本站概不負責。
客戶服務熱線:021-61090198轉8044或400-775-9967 郵箱:editor@shanghaiyanglao.com
本站版權所有:上海新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
shanghaiyanglao.com ? 2023, All rights reserved. 滬ICP備17055077號-2
工信部網站鏈接:http://www.miitbeian.gov.cn/state/outPortal/loginPortal.action
手機上海養老網
我要留言